
编辑 | 垚垚
传言广州要all in南沙,我们当然是不信的,但是吧,总有些政策使让我们觉得这种行为也不是不可能。
这一次,被迫受伤的是知识城。
在《广东省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》中提到:
一方面,对国家重量级平台南沙,按照“先有项目后有预算”的原则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支持。
但在另一方面,在保留基数的基础上,取消对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平台的专项补助政策。
想要支持南沙可以理解,但知识城就这么被抛下了?两地“恩怨”果真由来已久?
被知识城抢地位的南沙
据传,当年广东在申报自贸区时是4个区域,其中南沙规划面积最大,达803平方公里,全域在内。
而经过规划和调整,白云机场空港保税区从申报的自贸区板块中消失,南沙由最先申报的800多平方公里调整至只有60平方公里,占比只有7.5%。
无论区域面积大小如何,凭借自贸区的东风,南沙起飞。
2014年南沙GDP为1016.35亿元,首破千亿大关。
4年时间里:
南沙GDP由1026亿元提高至1459亿元,年均增长11%。注册企业由8400户增加到90535户,增长近10倍。
新引进44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,累计达到143个。
有了自贸区的名头后,南沙发展实在炸裂,扩容变成必然需求。
2019年,广州发布南沙自贸片区提质扩容的课题研究项目招标公告,并明确提出要寻找南沙自贸片区在广州市内实现面积扩容的原则、方向和理想区域。
万万没想到的是,在2021年《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(2020—2035年)实施方案》的通知中被提及:广东支持将知识城纳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范围。
如此一来,虽然符合广州布局东部南部创新经济“两极带动”的愿景,但对南沙自贸区的资源倾斜,肯定会减少。
那时的知识城,真的是意气风发,是创新创造高地,是获批国家唯一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,还即将纳入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范围。
能级高,潜力大,TOP10房企纷纷布局。
黄埔南沙之争,这一次,知识城带领黄埔大胜。
被广州偏爱的南沙
但是板块轮动之下,你方唱罢我登场,风水轮流转。
而且南沙这个小儿子,广州这个老爷子,对他真的是太偏爱了。
先是年初时,广州史上第一次提出了“双核”强心的空间结构,明确将南沙作为广州“双核”之一,提出把南沙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新引擎。
南沙的地位与中心区平起平坐。
在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,南沙狂签2033亿大单,成为全市首个签约总投资额突破两千亿的区,超越天河黄埔。
而后,天河卖地,需多花30亿在南沙配建大型体育综合体,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。
在楼市政策“松绑”上,广州对限购区划定是:越秀、荔湾、天河、海珠、白云(除开四镇)和南沙。
南沙的地位再度飞升。
反观知识城,广州在新一轮战略谋划中提出“两洋南拓、两江东进”的思路,明显更重视南沙和增城,知识城被边缘化了。
而且在最近的土拍中,知识城的两宗地块虽然顺利出让,但全由国企兜底,底价成交。
据说在地块出让之前,知识城还专门开发布会对地块进行推介,吸引18家房企到场,没想到开拍当日竟然是此种状况。
黄埔区域放开限购,原以为知识城可以变成头部赢家之一,但除了头部红盘,其余项目成交为个位数,实属惨淡。
广州“冷落”了知识城?那是肯定没有的,但没办法,南沙就是被偏爱的存在。
「含金量」还在加强的南沙
承办2025年粤港澳全运会。
这几年,“赛事经济”的红利是有目共睹的,办好一个会,提升一座城。
比如近期的杭州亚运会,是杭州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窗口,为杭州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。亚运会之后,杭州将延续城市功能的升级迭代。
南沙能承办全运会,将能快速拉动基建,推动片区高质量发展。
期货金融产业园地块成功出让,引导产业聚焦,推动各类期货、基金公司以及与期货交易及资产配置相关的金融机构落户。从天河抢过来的广期所,在南沙有合适的办公地点了。
回归市场,南沙也是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立行情。
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,南沙网签611套,成交环比上升19%,同比上涨32%,位列全市第4名。
但远远不够,上半年GDP出炉,南沙仅增长4.1%,不及增城的8.6%,也低于天河的5.2%。
虽然南沙2022年人口涨幅跃居全市第一,但距离200万人口目标,有着较大差距。
目前南沙企业数量、质量与各区相比,仍处于偏下水平,不利于整体人门落户和就业。
被偏爱的南沙,发展仍然任重道远!
